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智能电视恐非国产彩电的饕餮盛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今年上半年,智能电视产品累计零售量达1128万台,同比增长132.24%,市场渗透率高达46%。而有关预测认为,今年智能电视销量将达到2610万台,明年将达到3610万台。然而,智能电视真的就是传统彩电商、尤其是国产彩电商最后的救命稻草么?

 

  今年上半年,我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达2455万台,同比增长33.93%。其中,2012年承载业内最多期待的智能电视产品更是不辱“使命”,表现抢眼,累计零售量达1128万台,同比增长132.24%,市场渗透率高达46%。

 

  在日前召开的“2013中国彩电趋势研讨会”上,中怡康总经理贾东升给出了最新的智能电视统计数据。据预计,2013年智能电视销量将达到2610万台,2014年预计将达到3610万台。贾东升认为,“未来三年,智能电视的普及速度是我们不可想像的,一定是快速的过程。”

 

  智能电视前景可期。这给几近穷途末路的传统彩电商又一次新生的机会。国内几乎所有的彩电厂商都重金押宝于此。不仅如此,即便是联想、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也不忘来分一杯羹。多少给智能电视又增添了一抹诱惑感。

 

  就连终端厂商似乎也“中邪”了。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最近在多种场合都表示,“在电视机的发展历程中,第一次改变了消费习惯的就是智能电视。”国美接下来将集全司之力采取四种策略推广普及智能电视,使国美真正成为销售智能电视的主流渠道。

 

  然而,智能电视真的就是传统彩电商、尤其是国产彩电最后的救命稻草么?可能还真不太好说。智能电视自前两年在业内形成“共识”并发展至今,国产品牌在市场份额上一直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优势,是喜是忧也还是个问题。

 

  自个儿画饼

 

  在研讨会上,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李俊涛给了与会的众多彩电厂商两组数据:一是智能电视的市场渗透率从2011年的5%飙升到了2013年上半年的40%以上。二是今年上半年3到6月份,智能电视整个零售量超过900万台,其中国产电视占了市场的71%,外资品牌占了29%。

 

  其个中深意不言而喻。一则说明智能电视前景可期,二则说明国产彩电也可以借力打翻身仗。奥维咨询发布的最新市场监测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2013年第30周,国内智能电视畅销机型排名国产品牌占据榜单七成,创维、TCL、康佳等国内彩电巨头均有产品上榜,外资品牌当中仅有三星、夏普共三款产品入围。

 

  对此,与会的诸多彩电厂商,尤其是国内厂商都报以赞许的微笑。然而,一位不便具名的国内彩电企业的负责人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这无非都是‘自己画饼、自我欣赏’而已。”

 

  早在2011年智能电视概念刚在业界被普及的时候,一位彩电企业的高管就曾表示,其实推智能电视实属被迫。智能电视概念在彩电行业大行其道,不推智能电视就意味着技术革新慢,所以每家企业都不得不跟进。其实,企业很明白彩电的最主要功能还是收看视频影像。

 

  而对于国产品牌占主导的问题,那就更值得注意了。要么就是外资品牌压根儿就觉得智能电视没有未来不打算介入,也有可能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无论是从品牌还是技术等层面,外资品牌占据绝对的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

 

  资深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表示,中国彩电企业在智能技术开发上缺乏积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你能制定出什么有价值的标准?须知,微软、谷歌乃至苹果推出智能电视,源于其强大的技术储备。在这一领域,它们已经默默研究了多年。

 

  刘步尘认为,中国彩电产业是所有家电产品中最不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心态太浮,缺课太多,是症结所在。一个基本事实是:在传统家电领域,格力空调全球第一,海尔冰箱、洗衣机全球第一,惟独彩电的全球第一,是韩国的三星。中国彩电前四强——海信、创维、TCL、长虹,2010年的销量加在一起,抵不上一个三星电子。

 

  而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三星电子关于智能电视早就研发设计多少款了,只是没打算什么时候推出,甚或是是否推出的问题。再说日本彩电巨头索尼,现在似乎在智能电视上慢了半拍,但索尼家族拥有完整且强大的产业链,不跟风智能电视也有足够多的理由,而智能电视现阶段的水准还不足以令索尼担心。

 

  实际上,智能电视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除了传统电视品牌之外,乐视TV和小米电视都是“想做智能电视就能做出智能电视”的最好典范。

 

  相反,除了拥有过硬的硬件技术外,索尼还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公司(先后收购哥伦比亚和米高梅)、音乐公司之一,完整的娱乐产业链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无论是游戏、蓝光碟机、电视机画质音质、兼顾电影和是音乐公司的身份,索尼可以给到用户的不仅仅是全方位的服务,并且每一项服务的体验都是当前最优秀的,这就是索尼不同于其他电视品牌的特殊之处,这也是索尼真正强大和可怕的地方。

 

  所以,现阶段处于落后的日系品牌,也许真的就不看好智能电视,也或许只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看上去很美

 

  一直都看好智能电视的贾东升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彩电行业面临三大尴尬:一是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电视正在被更具有生命力的手机、电脑等所代替;二是有购买力,有活力的年轻人正在远离电视,老人和孩子变成主力;三是,广告的不断介入让大众对电视产生厌恶感,继而选择在互联网上观看电视节目,这是电视单项交互产品在现实生活中最大的尴尬。”

 

  智能电视会综合所有家庭成员的兴趣,形成一个新的家庭娱乐终端,也必须是建立在智能电视提供了全新的人机交互平台,能解决上述的尴尬的基础上的。而市场研究公司NPDGroup的一项最新统计数据似乎使得这一尴尬更尴尬。

 

  据市场研究公司NPDGroup统计,超过40%的拥有联网电视的美国家庭,甚至都懒得将它们连接到网络上。这是未来电视机制造商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在2010年,人们将电视机重新定义为客厅中带有大屏幕的电脑混搭产品,这在当时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为什么不在播放有线或卫星电视节目的电视机上玩游戏、运行程序以及上网冲浪呢?拥护者们很快将这种新设备命名为“智能电视”。

 

  众所周知,英特尔是智能电视的最大拥护者,它觉得这是其芯片新的用武之地。它表示,智能电视“可能是电视机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然而,到2011年底,英特尔放弃了智能电视业务,转而专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

关键的问题是三星和LG等主流电视机制造商推出的都是一些与看电视无关的应用程序,要知道,看电视可是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的首要目的。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很少有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钱来购买下一代电视机,因为其中内置的很多花销功能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

 

 

  今天,电视的发展方向已大不相同。互联网视频通过其他设备如苹果电视、Roku和BoxeeBox出现到了电视机中。据NPD公司称,在10个拥有联网高清电视机的消费者中,就差不多有6个人使用了这样的设备,将互联网视频作为付费电视节目的有益补充。

 

  至于人们鼓吹的其他“智能电视”活动——在Twitter或Facebook上阅读或发帖,阅读电子书籍或杂志,拨打视频电话,购物或玩游戏——仅吸引了不到10%的智能电视用户。

 

  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副总经理岳国峰在2012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也阐述了对智能电视和电视机机顶盒的一些看法,认为两者均没有长足的前景。对于智能电视,岳国峰认为,在未来,用户需要找到对屏幕的定位,比如对iPad和iPadmini的娱乐化定位,而电视只是一个大屏显示器,“‘智能’不应该在电视上,而应该在手机和Pad上。”

 

  另一方面,对于视频网站和其他厂商是否有必要做“盒子”,即电视机顶盒,岳国峰认为,未来不需要做此类产品。因为手机屏幕显示的内容,已可投影到大屏幕上,包括电视屏幕,所以,“盒子”在将来不是必须存在的一环。

 

  最后的三家

 

  北京博纳国际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郭晓平,智能电视,一切均在路上,一切均未确定。无标准,无内容,无规模。内容各自为战,NGB模棱两可,短期内还是个不被看好的项目。现在的都是先头部队,大浪来了,你是否就是沙滩上的前浪?

 

  相信所有的彩电厂商都不愿成为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所以,与其让技术储备被一概念挥霍,还不如未雨绸缪做实自己。更何况海信老总周厚健也曾预言:未来十年彩电行业将发生大洗牌,国产电视品牌最后剩下不超过三个。

 

  形势紧迫。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透露,目前中国液晶面板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依赖进口的情况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中国家电企业、面板企业应加强创新争取市场主动。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彩电企业中,具有上游液晶面板生产能力的只有TCL一家,其华星光电8.5代线数月前刚刚达到满载产能。其他企业绝大多数没有上游液晶面板生产线,在面板企业垄断价格的情况下,只能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没有核心技术专利,必然被动。但是,对于多年来一贯热衷于价格战、广告战、概念战的国产彩电商来说,很少有企业愿意耗巨资,投入到像液晶面板的创新之中。

 

  与苹果、三星注重于技术创新不同,中国的彩电企业更愿意做的事情则是营销驱动。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投机心理比较重,市场上流行什么产品就去做什么。但他们始终不愿意踏踏实实地,从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去入手,反而比较喜欢在市场的终端进行强劲的广告战、促销战。

 

  也就是说,中国的这种消费电子企业绝大多数还是一种典型的营销驱动型企业,目前没有出现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反观三星,在20多年前也是依靠模仿、山寨,做一些粗糙的电子产品,但自从其现任董事长李健熙上任以来,进行了彻底的变革。三星也随之从一个为其他品牌做代工、生产廉价产品的韩国本土企业,成长为全球巨无霸经济体。三星产品中,超过20种的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之首,旗下有3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为韩国贡献了20%的GDP。

 

  难怪有分析指出,如何掌握核心技术、由营销驱动型企业转变成技术驱动型企业,是国产彩电品牌做强做大的惟一出路。(本报记者王立勇)

 

来源:中国商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